榜样的力量丨“洪湖楷模”展播(三)

孝老爱亲

大爱无声。是你们,用人间的大爱,诠释着生活的真谛;用人间的至孝,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。无论天荒地老,无论沧海桑田,是你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,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!

夏姣兰:有党才有家 有爱才有家

故事主人公叫夏姣兰,今年四十九岁,她和丈夫陈海兵1994年结婚,婚后他们东拼西凑开挖了一口30亩的鱼塘,公婆两老身体还好,帮忙打理鱼塘,丈夫是生产队队长,工作比较忙,家务事多由夏姣兰来张罗。95年她女儿陈伊的出生,给家庭更是增添了无比的快乐,一家人生活虽然清贫,但也其乐融融。

那是2000年10月,她丈夫的大哥突然意外去世,大嫂也离开了这个家,丢下刚上初中的侄女侄儿,一个14岁一个年仅12岁,无依无靠的侄女辍学了,侄儿整天以泪洗面,受到如此打击,本就年老体弱的二老一下子也病倒了。这个打击如同晴天霹雳,夏姣兰顿时感觉家里的天都塌了。

那一年她的女儿5岁,看着女儿在自己身边开心撒娇,她想到侄儿侄女却没有爸妈了,缺少了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亲情和关爱,夏姣兰的心如刀绞……这一刻她毅然决定,要给侄儿侄女一个家。她知道,家中二老指望着她,丈夫指望着她,伟大的母性、女人的良知不容许她有第二种选择。那一天,她这个不足80平米的房子里多了两张床,从此她的肩上也多了两份沉甸甸的责任。她和丈夫义无反顾的把侄儿侄女送到了学校,开始了他们省吃俭用照顾着年迈的二老、抚养着年幼的三个孩子的艰难日子。这其中的艰辛,千言万语也不足以表达,家中揭不开锅的窘迫、手里拿不出一分钱的无奈,常常让夏姣兰欲哭无泪。

她时常对人说,她永远都记得,在她们最艰难最无助的时刻,党组织都会记得她们,领导都会及时地出现在他们身边。一壶油、两袋米的困难慰问,一个书包、几支笔的学习礼品,100元、200元的资金救助,邻里乡亲也不时送过来自家孩子们用过的旧衣服、旧鞋帽......每次她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。组织的关怀,领导的鼓励,乡亲们的帮助,时时刻刻都激励着她们一家艰难前行。

慢慢的,乌云散开了,太阳出来了。侄女侄儿走出了阴霾,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了。2002年4月,她家里也添了新成员,儿子出生了,一家八口的生活,在老人孩子的笑声中渐渐的平静了下来。

一家人在组织关怀和邻里的帮助下,相互扶持着一路走来,虽然艰辛,却也值得。侄女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,侄儿也研究生毕业,找到了满意的工作。2015年正月他们为侄儿筹办婚礼,在主婚台上当着所有亲朋好友,侄儿侄媳叫了他们一声“爸爸,妈妈”。乡亲们都记得,他们两口子当时哭的稀里哗啦……这泪水饱含着幸福和快乐,也有着些许的辛酸。这一声爸爸妈妈,让他们感觉所有的酸楚和苦痛都没有了,所有的付出都值了。

如今,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、成家立业了,每逢节假日,四世同堂,一大家子欢聚在一起,相互关爱,欢声笑语中夏姣兰总是会忍不住流下幸福的泪水……她说:“我们一家人的经历,说明了一个颠簸不破的事实,有党才有家,有爱才有家!我会以这家风家训教育我的孩子,永远不能忘记党的关怀,永远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。”

朱光菊:不离不弃  守护小家温暖

2009年刚满21岁的朱光菊,遇到了她生命中的另一半——陈亮,两人惺惺相惜,相约患难与共。她不顾家人的反对,嫁进了峰口镇直岭村陈亮这个特殊的家庭:公公陈光才疾病缠身,只能偶尔打打零工补贴家用;婆婆年事已高,在家看顾几亩责任田;二弟陈小亮身患血友病,三级肢体残疾;三弟陈文俊三十有余,也尚未成家。

2013年,丈夫陈亮在上班途中突发骨折,在武汉同济医院确诊血友病(轻型),俗称玻璃人。丈夫确诊后,朱光菊不禁感到天昏地暗,家里的顶梁柱倒了,她一个弱女子,如何能承担起家庭这么重的担子?可是一想到和丈夫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,她很快振作起来,选择无论付出多少代价,陪他一同接受治疗,照顾一家老小。为了支付高昂的医药费,她开始没日没夜的工作,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。慢慢的,朱光菊学会了给丈夫注射药物,照顾丈夫的每处细小的生活需求,因为她的不离不弃,夫妻俩的平淡又坎坷的生活得以继续。

2014年,陈亮术后并发症,需要拄拐才能走路,朱光菊每个月陪着跑医院,整整一年多,扛行李、跑窗口、做检查,甚至献血......任劳任怨,无微不至。但天不遂人愿,根据当时的医疗条件,病情无法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,只能回家接受保守治疗。

2017年,为了鼓励丈夫燃起生的希望,为了凝聚这个家庭与不幸抗争的力量。经过反复咨询专家后,她冲破各种阻力,义无反顾诞下他们“爱情的结晶”。有了孩子后压力也更重了,儿子断奶后,朱光菊便开始打零工,补贴家用,照顾老人和孩子。

2021年,丈夫陈亮的并发症隐患急转变坏,伤口破裂,大量出血并发严重感染,因为病情属于疑难重症,医生都无能为力。朱光菊一个人往返于各大医院,恳求医生收治,一次次被拒绝,一次次失望。每当陈亮要放弃的时候,她也不忘鼓励丈夫:“陈亮,你一定要好好活着,儿子不能没有爸爸,我也不能没有丈夫,家里也不能没有你这个顶梁柱,就是把钱丢到水里不起泡,我一定要把你从阎王那里拖回来”。在她的坚持下,终于广州南方医院收治了陈亮,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九死一生,陈亮却付出了失去一条腿的代价。

一家两个血友病患,每个月还需要5000多元的医药费,为了一家人的生计,她几乎连轴转,得不了一刻的空闲。一大早,她早早起床为丈夫儿子做好早餐,服侍儿子丈夫过早,送儿子上幼儿园,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到白庙小街上做手工缝纫活。中午,急匆匆赶回家,安排好丈夫儿子的午餐,再赶回去工作。傍晚,安排儿子晚餐,帮助儿子丈夫洗漱,再开始赶活到深夜,每天像个不停摆闹钟一样,不停重复她那一日也不停地早中晚“三步曲”。

勤奋善良的好媳妇朱光菊的行动也感动了十里八村,乡亲们每每提起她不得不竖起敬佩的大拇指。